一本好的計畫書,要有它的價值,首先要賦予它新的生命。
 
這聽起來有點弔詭,我以前說計畫書的功能就是本工具書,一本工具書要如何有它自己的生命呢?
 
所謂的生命,是你的計畫內容一定要有核心價值,就好比生命的心臟一樣,有了心臟,你的計畫書就有了新的生命。
 
而計畫架構,就會是表現計畫核心價值的關鍵方法。
 
在我輔導計畫撰寫的第一步,談的絕對不會是格式,而是計畫的架構雛形。當我拿起筆記本寫下整個計畫的重點及元素時,下一個步驟就會幫整個計畫畫出架構圖來。
 
透過架構圖有助於釐清整個案子的主題、操作方向、資源連結及利害關係人,當整個運作方式都畫出來後,剩下的就只是轉換成文字而已。還記得曾經提過的"流程化"嗎?如果計畫架構是心臟,那流程化就是輸送血液的動脈,剩下的就是血跟肉,也就是文字敘述。
 
與其抓破頭想著計畫的章節,提起筆練習畫出計畫架構吧~有時候光是計畫架構,就足以說明整個計畫的樣貌了,連計畫書都還沒寫,別人就能看懂你想做的事。